大学物理课程组会议召开:分层教学与微课资源建设成亮点
发布时间:2025年2月27日   文:曾莹   阅读:62

新学期伊始,大学物理教学组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于2月27日召开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深入研讨了课程资源优化与分层教学模式,明确了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标志着大学物理教学从标准化向个性化转型的关键一步。

会议强调了知识点微课资源的系统化建设。为了更好地辅助学生进行课后复习与难点巩固,本学期起,大学物理教学组将全面开发一系列微课视频。这些视频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旨在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核心知识点。视频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内容聚焦于力学、电磁学等基础学科的核心内容,同时融入典型例题解析,以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所有微课视频将采用统一的结构化模板,包含“知识导图-理论讲解-例题应用”三部分,既方便学生系统学习,也便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适当调整。经过姚武友老师、陈宇红老师的严格审核,这些视频将被上传至东软智慧教育平台、学习通等平台,供学生随时调取学习。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科需求,教学组推出了“1234分层教学框架”。这一框架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划分教学层级,动态调整内容难度与侧重点。例如,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将强化电路分析、电磁感应等应用型内容,并融入工程案例,以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而对于文科专业的学生,则简化计算要求,侧重物理现象的科普,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学组还严格覆盖了教育部规定的必修知识点,并增设了选修模块,以满足学生的高阶学习需求。

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教学组注重资源协同与教师协作。微课视频与分层教案同步开发,确保教学资源与课堂讲授紧密联动。同时,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研讨分层教学案例与微课设计经验,为新教师提供学习机会,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大学物理教学组负责人马君宝老师表示,此次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旨在通过微课资源建设降低学习门槛,借助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通过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相信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与实践应用能力,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大学物理教学组将继续细化视频制作指南与分层评价标准,并计划于本学期末开展阶段性成效评估。相信在大学物理教学组的不断努力下,大学物理课程将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魅力。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