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部难美课程组召开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入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3月20日      阅读:39

2025年3月20日上午,体育教学部难美课程组在体育教学部会议室举办“课程思政元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入”专题教研活动。此次活动由难美课程组负责人刘靖主持,课程组全体教师参加研讨,基础学院副院长古彬受邀参会。本次活动旨在探索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提升体育学科的育人实效。通过经验分享、案例研讨与教学策略分析,为构建具有东软特色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与会教师结合不同体育项目特点,分享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果与创新经验。体育舞蹈课程创新编排《保卫黄河》、《夜空中最亮的星》等作品,将民族文化符号转化为舞蹈语言,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田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顽强拼搏的优秀素质,分享田径明星的成长事迹,在学生心中播撒爱国主义种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豪感。有氧舞蹈课程则通过音乐与动作的深度结合深化思政内涵,如选取《我和我的祖国》等歌曲编排动作,让学生在律动中感悟爱国情感。健美操课程老师巧妙引导学生融入思政元素进行动作创编串联,以爱国、团结为主题,让学生在健美操课程中厚植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形体课程聚焦意志力培养,培养学生审美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双人纠错、耐力训练等环节,引导学生体会“坚持与突破”的人生哲理。啦啦操课程教学中通过强化角色分工培养学生责任感,编排特定造型动作融入国家意识,在日常学习中结合热点引发家国情怀共鸣,并强调在创编中融入本土元素,展现民族自信。散打课程利用对抗性训练锤炼学生意志品质,在陪练环节中渗透合作意识,并通过动作力学原理阐释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武术课程老师以苗刀课程为例,强调我们应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每一次的课程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们一致认为,体育课程思政需立足项目特性,将价值引领自然嵌入技能教学,避免“生硬嫁接”。古彬副院长强调,体育课程思政需实现“身体实践、文化传承、价值内化”的有机统一。未来,课程组将继续探索“跨学科融合”“情景化教学”等新模式,将体育课堂打造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阵地。

Copyright © 2002-2025 成都东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四川省 成都市 都江堰市 青城山镇东软大道1号
邮编:611844
蜀ICP备120119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