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第二轮审核评估动员会”相关要求,学校专家组于9月28日赴基础教学学院开展二级学院现场评估。本次模拟评估专家组由教务部部长林敏带队,成员包括教务部副部长王李杰与杜丽、质量部副部长宋艳,以及学校评建办相关人员,全程依照审核评估流程进行。通过听取汇报、在线巡课、材料查阅与复盘总结等环节,全面检视学院在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师资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成效与改进空间。
评估伊始,基础教学学院常务副院长余敏锋围绕学院自评报告作专题汇报。汇报聚焦“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专业、素质、成长”特色育人理念,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实践育人等维度,系统阐释基础教学育人体系的构建与落地。汇报中,余敏锋副院长梳理学院近年发展脉络与主动建设成果,对照评估指标,清晰逻辑呈现亮点——如课程思政培育省校级示范项目、数理体育分层教学适配需求、数学建模实践带动竞赛突破等。在师资建设方面,既强调研究生学历团队的年轻化优势,也以发展性视角提及结构优化方向,既正视当前课程资源、体育活动等待改进点,更明确后续课程质量提升、体系优化的前瞻规划,充分体现学院主动改进意识与夯实本科教学根基的系统思考。
随后,专家组通过智慧教室系统开展在线巡课,实时观摩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多门课程的课堂教学情况。听课反馈显示,学院教师授课思路清晰,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与关注度普遍较高,体现了良好的教学组织与师生互动能力。其中,黄秋月、吴疆、牛月萍、干敏、肖香、胡彦杰等老师的课堂受到专家组肯定。同时,专家组也指出个别课堂存在前排就座率偏低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与课堂管理。
在材料查阅环节,专家组分组审阅了学院自评报告Word版、支撑材料目录、近两学年试卷清单及项目考核清单等资料。专家组对课程标准、试卷规范性、成绩修改流程等细节提出建设性意见,如《离散数学》能力指标描述需与学校统一表述保持一致,《大学物理》课程目标与考核内容需进一步严谨规范,成绩修改须严格执行签批流程等。此外,支撑材料的及时更新与分类标注也成为专家关注的重点。
复盘总结阶段,专家组与学院领导班子及教师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专家指出,基础教学学院在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尤其在数理竞赛孵化、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同时,建议学院进一步优化问题表述,压缩问题数量,聚焦共性议题;加强新兴学科支撑能力建设,提升复合型人才培养水平;强化材料整理的规范性与系统性,确保评估成果可持续、可推广。
基础教学学院常务副院长余敏锋代表学院对专家组精准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院将以此次评估为契机,全面梳理专家意见,制定切实可行整改方案,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